
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工程截流现场。
11月17日,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三标大坝建筑工地上人声鼎沸、机器轰鸣、礼炮鸣响。这里,正在举行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工程截流仪式。
上午11时10分,随着一声令下,大坝上原地待命的装卸车和推土机开始紧张作业,石块和泥土倾泻而下,几分钟后,截流顺利完成,人群中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与喜庆的鞭炮声一起响彻天空。
作为国家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海西州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单项水利工程,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工程的成功截流,不仅标志着那河工程全面进入大坝施工阶段,更意味着距离工程建成并造福人民的时刻又近了一大步。
据了解,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格尔木市乌图美仁乡境内的那棱格勒河出山口上游约20km处,是柴达木盆地水资源配置体系的骨干水源工程,也是目前我省在建的最大水利枢纽工程。工程于2018年开工建设,为Ⅱ等大(2)型工程,水库总库容5.88亿m3,最大坝高78.0m,正常蓄水位3297.00m,调节库容8316万m3,装机容量24兆瓦,多年平均供水量2.64亿m3,估算总投资为23.23亿元,将于2023年10月完工。
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工程规模大,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特别是大坝基础砂砾石盖层厚,防渗墙深度达155米,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首屈一指,且项目地处高寒、高海拔的戈壁无人区,建设条件艰苦。经过建设者们的艰苦努力,工程顺利实现截流目标,具备了主体工程全面开工建设的条件。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将有效促进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对提高当地水资源调控能力,保障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工业供水,提高下游防洪安全,促进格尔木、茫崖市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是落实新时期治水思路的重要举措。
作为海西水利工程建设史上重要的一笔,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工程是惠及海西人民,特别是格尔木地区群众的民生工程和德政工程。青海省水利水电工程局董事长白成忠说,下一步,公司将认真履行施工合同,组织高效的施工管理班子,配备过硬的技术力量,严把工程质量关、施工安全关和工程进度关,全力做好工程施工的各项工作,将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工程早日建成并发挥应有效益。
“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工程是国家发改委批复的国家172项重大节水供水工程之一,项目建成后,主要给格尔木、茫崖、冷湖等地每年供2.64亿m3的水,提高下游防洪安全,兼顾发电。”黄河设计院那棱格勒河PMC项目部项目经理黄培杰告诉记者,目前,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工程的大坝防渗墙已经完成了80%,引泄水建筑物、溢洪道、联合进水塔、泄洪洞、供水洞、饮水发电洞开挖和支护工作已经全面完成,下一步,将全面转入大坝施工阶段,也为后续大坝和河槽段防渗墙的施工全面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