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河西农场一千多亩藜麦迎来大丰收,沉甸甸的麦穗压弯了枝头,乐坏了农民。

河西农场农民正在收割藜麦。记者 马彩萍 摄
走进河西农场种植大户哈守珍的藜麦地里,十几个农民趁着晴好天气挥镰收割藜麦。红色、白色、黑色的藜麦,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勾勒出一幅高原秋收的美景图。哈守珍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年藜麦长势不错,一亩地大约有600多斤,如果每斤按4元算,一亩地可以收入3000多块钱,经济效益很不错。”
哈守珍是格尔木市河西农场藜麦种植大户。2017年,他挖掉了种植多年的枸杞树,开始改种藜麦。从最初试种几亩藜麦扩大到现在的三十亩。“藜麦投资少,枸杞的摘果费、承包费、化肥钱等投资大,相比枸杞我感觉种藜麦更划算。”哈守珍说。
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农民增收,近年来,我市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努力创造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2014年,我市引进藜麦试种成功后,积极引导农民大面积种植藜麦。
河东农场经理助理李德福说:“今年河西农场种植藜麦面积大概是1500亩,产量预计每亩能达到400到500斤,是个丰收年。”
据了解,经过几年的试种植,藜麦已成为我市继枸杞产业后的第二大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新的增长点。河西农场是我市藜麦种植的最大产区,目前,该地藜麦种植已形成规模,并打出自己的品牌,销往全国各地。
“今年种的藜麦按颜色分有三种,白藜麦、红藜麦和黑藜麦,经过几年的种植推广,逐渐打开了内地市场的销路,目前主要是销往内地沿海城市。”李德福说。
藜麦原产于南美洲,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耐盐碱等特性,是一种低脂、低热量、低糖的碱性食品,被国际营养学家称为“粮食之母”和“太空食品”。很多国家都在大力发展藜麦种植和产品深加工,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