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国画班的学员们正在学习国画。
“看,我们的‘文化福利’美美的!”
这些年,群众文化活动出新、出彩,专业文艺团队近在眼前,我市的文化福利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群众。
10月11日下午,秋阳高照,天气宜人。记者来到市文化馆,一首《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嘹亮歌声传进耳中,原来,她们在排练文艺节目。
市文化馆副馆长、美协理事马月兰说:“群众文化生活丰富了,人们很少打麻将、喝酒了,跳跳广场舞、唱唱小曲儿,身体好了,还有了精气神。”
为了进一步丰富百姓文化生活,响应文化部、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确保充分发挥文化馆的职能作用,保障我市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市文化馆重点打造“百姓周末艺术大讲堂”和“免费开放公益培训”项目,该活动将于10月15日开班。
为了吸引更多人参加,该馆在书法、国画、声乐、舞蹈、剪纸的专业课基础上,新增了电子琴、素描、少儿形体舞蹈、少儿剪纸课程。培训对象从广大市民扩大到7至16岁的青少年儿童,重点面向农民工子女、贫困家庭子女,达到青少年儿童同享艺术的目的。
马月兰说,中国画是中国文学、中国书法、中国美术3种艺术的集大成者,掌握学习更多的中国画知识,对提高艺术修养,坚定文化自信具有积极作用。
老学员柴生芳说:“通过学习国画,我学到了不少国画‘门道’,对传统文化更感兴趣了。这几年,格尔木的文化场馆越来越好,科目越来越多,教学越来越专业,百姓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了,感觉生活在这个城市很幸福。”
学员王小红说:“我从小就喜欢画画,但是没有这个条件,2015年,我听说市文化馆免费开课了,我就赶紧来报名了,现在我学习了国画,虽然达不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但是我对绘画更热爱了,不少作品也得到了培训老师和学员的赞赏,这给了我很大的自信。”
在文化馆展览室,记者看到有很多知名书画家的参展作品,其中也有不少国画和书法作品出自学员之手,这些作品赢得了很多市民的好评。
马月兰介绍,为了提高群众文化生活质量,近年来,格尔木加大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力度,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将军楼主题公园、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公共文化场所免费开放,组织开展百姓大舞台、社区广场演出、读书日宣传、书画展等文化活动。举办书法、国画、声乐、舞蹈、威风锣鼓、民间剪纸等培训班。同时,下社区、下乡镇,积极做好唯一辅导工作,积极打通服务基层“最后一公里”,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础公共文化服务。
文/图 记者 汤红红